龍馬咨詢在市場研究、滿意度、戰略咨詢、營銷咨詢,背景調查等領域
為客戶提供成功解決方案。
近日,乳制品板塊異動拉升,西部牧業大漲超10%,騎士乳業、熊貓乳品、燕塘乳業、一鳴食品等快速跟漲。消息面上, 隨著春節臨近,各大乳企的春節促銷活動也早已展開,乳制品銷售或將迎來一波高峰。多名分析人士稱,中國奶業市場正從常溫奶向低溫奶過渡,低溫奶將成乳企新賽道以及第二增長曲線。
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,加入或不加入適量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其他輔料,使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所要求的條件,經加工制成的各種食品,也叫奶油制品。乳制品包括液體乳(巴氏殺菌乳、滅菌乳、調制乳、發酵乳);乳粉(全脂乳粉、脫脂乳粉、部分脫脂乳粉、調制乳粉、牛初乳粉);其他乳制品(等)。
乳制品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
我國乳制品消費量近10年來連續正增長,顯著好于其他食品飲料子行業。同時,乳制品行業發展進入新時期,行業空間和結構仍有提升空間。具體來看:行業集中度提升,伊利和蒙牛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0%,常溫品類超過80%;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漸成趨勢,2022年我國奶類產量4027萬噸,自給率為66.5%,更多乳企在奶源上積極布局;乳制品各品類發展持續分化,常溫白奶迎來復蘇式增長,巴氏奶方興未艾,企業加速布局,酸奶產品整體略有承壓,但常溫、低溫產品均在持續創新,有望跟隨消費場景和消費力恢復,嬰幼兒配方乳粉因新生兒下降進入擠壓式增長,但國產品牌份額持續提升,國家人口政策利好有望重新激發行業潛力。
乳制品行業作為我國食品工業的支柱性產業,已經成為技術裝備先進、管理規范、產品質量穩定向好的具有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制造業,由此培育出許多優秀的本土企業,乳企正在以強大的內生動力,凸顯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優勢,乳業也處在由大向強的轉變過程中,需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意識,明確科技創新的地位和作用。
作為我國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之一,乳制品行業在過去數十年間歷經跌宕起伏。隨著工業化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居民消費的持續升級,在國家政策清晰的扶植導向下,我國乳制品消費市場逐漸呈現多樣化態勢。從產量來看我國乳制品供給,2015-2019年我國乳制品供給能力不斷提高。我國乳制品產量整體呈波動態勢。
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日益普及,人均乳制品消費量逐漸提高,乳制品消費結構發生轉變,消費者的多樣需求為乳制品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力。數據顯示,自2018年來中國牛奶產量持續增長,2021年牛奶產量達3683.0萬噸,同比增長7.1%;2021年中國乳品進口量達394.7萬噸,同比增長18.5%。
2021年中國乳制品進口額達138.3億美元,同比增長13.9%,進口需求龐大。2022年1-5月,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業產量達到1242.7萬噸,同比增長0.9%。近年來國內奶粉、奶酪、煉乳等干乳制品的產量與進口量持續增長,同比增速顯著高于液態奶,在乳制品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年上升。
數據顯示,2016-2021年,中國乳制品零售額的年均復合增速為 4.2%,2021年實現4425億元。據《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》,疫后民眾健康意識提高,乳制品提升免疫力成為共識。疫情期間56.4%的公眾增加了乳制品攝入量。伴隨飲奶意識及飲奶人群滲透率提升,預計到2024年我國乳制品零售額 將突破5000億元。目前僅有30.5%的公眾達到乳制品攝入量標準,僅有3.6億人堅持每天攝入乳制品。2021年我國人均牛奶消耗量為10.04千克,而同期日本、美國、英國分別實現32.13千克、63.08千克、92.07千克,滲透率空間廣闊。
乳制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
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,乳制品消費也呈現出高端化趨勢,半數以上公眾傾向于購買價格更高、功能性更強的乳制品,“品質保障”則是高端乳制品最大的吸引點。我國乳制品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消費者需求將是影響未來行業布局的一個重要因素。當前國內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有距離,乳制品消費結構以液態奶為主,乳制品市場主要定位為基礎營養品。消費升級的到來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普及,將為乳制品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力,高端化、健康化、功能化的乳制品是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針對奶業存在的諸多問題,中國奶業協會組織開展了促進我國乳制品消費戰略研究。研究報告提出,乳制品正在逐步成為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,奶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,到2025年和2030年,我國人均奶類消費數量將分別達到45.4公斤和51.1公斤;奶類消費需求總量分別達到6392萬噸和7112萬噸,國產乳制品占據市場主體地位,保持在70%的水平。